一个最简单的市场模型图如下所示:
在商品与服务市场,企业是卖家,而个人是买家,前者为后者提供商品与服务;而在生产要素市场,企业是买家,个人是卖家,后者为前者提供劳动力。在市场中会有很多买家和卖家,双方均会对市场中商品的价格产生影响,于是就形成了市场竞争。
Demand
买方愿意购买商品的数量称为需求量,展示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表称为需求表,通常需求量为横轴而价格为纵轴。
当某一个事件改变了任意价格下的需求量时,称为需求曲线变更(Shifts in the Demand Curve)。最简单的例子,假如气温升高的话,那么对于任意价位冰激凌的需求量都会变大;反之气温下降的话,那么任意价位冰激凌的需求量都会减少。这种变化体现在需求表上的话就分别对应着需求曲线的右移与左移。
注意曲线变更不是商品价格变动导致的,而是由于别的事件导致的。比如说政府想要控制香烟的需求量,那么有两种办法。一是进行健康宣传,这自然会降低各阶层烟民对于香烟的需求量;二是对香烟加税,这会迫使香烟公司提高香烟的价格。这两种措施中,前者会导致需求曲线变更,而后者不会,因为后者只是单纯的提高了香烟的价格。两者的区别见下图。
会导致需求变更的原因有很多,以下为一些例子。
- 收入。收入会影响到个人对于商品的需求。当个人收入降低时,会减少个人对于正常商品的需求,并增加个人对于劣质商品的需求;
- 相关商品的价格。如果两种商品A和B互为竞争关系,则A价格的上升会增加B的需求量,B价格的上升会增加A的需求量。若A、B互为补充关系,则A价格的上升会减少B的需求量,反之亦然。
Supply
卖方愿意提供商品的数量称为供给量,展示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表称为需求表,通常供给量为横轴而价格为纵轴。
当某一个事件改变了任意价格下的供给量时,称为供给曲线变更(Shifts in the Supply Curve)。假如冰激凌上游的糖的价格减少了,那么这会导致冰激凌的利润上升,在同等价格的条件下,商家自然愿意提供更多的冰激凌;反之糖的价格上涨,商家就不愿意提供原价格那么多的冰激凌。这两种情况分别的对应着供给曲线的右移与左移。
Equilibrium
当把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同时展现,两曲线会相交于一点——市场的平衡点。
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平衡价格时,会出现过剩(surplus);反之若市场价格低于平衡价格则会出现短缺(shortage)。
Elasticity
弹性指的是需求量或供给量随决定因素变化而变化的量。
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
需求的价格弹性(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)衡量的是需求量随价格的变化,其计算方式为:
\[\epsilon=\frac{\Delta\% \ in \ Q}{\Delta\% \ in \ P}\]其表示的是某商品在价格变化一定比例的情况下,需求量的变化比例。假设要计算需求曲线中两点$(Q_{1},P_{1})$和$(Q_{2},P_{2})$的需求价格弹性,需要使用中点法计算,即在计算百分比时使用两点之间的中值作为基准:
\[\epsilon=\frac{(Q_{2}-Q_{1})/[(Q_{1}+Q_{2})/2]}{(P_{2}-P_{1})/[(P_{1}+P_{2})/2]}\]如果需求弹性大于$1$则认为该需求是弹性(elastic)的,如果需求弹性等于1则称为单一弹性(unit elastic),如果小于$1$则认为是非弹性(inelastic)的。需求价格弹性由多种因素决定,首先是商品的可替代性,如果某商品有很相近的替代品,那么该商品涨价必定会大幅降低自身的需求量;必需品的需求通常是非弹性的,而奢侈品的需求通常是弹性的;越模糊的商品弹性越低,如“食品”,越精确的商品弹性越大,如“草莓味的冰激凌”;商品在长时间范围内有更大的弹性,短时间范围内的弹性也越小,因为市场需要一个反应时间。
总收入(total revenue)定义为:
\[R=P\times{Q}\]其在需求曲线上体现为横纵坐标之积。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非弹性的,那么商家提高商品价格可以增加总收入,反之会减少总收入。如下图所示。在左图中需求是非弹性的,需求量的下降率要小于价格的上涨率,所以加价之后的总收入增加了。右图的需求是弹性的,需求量的下降率要大于价格的上涨率,所以加价之后总收入减少。需求价格弹性决定了涨价之后总收入是否会增加。
注意:需求价格弹性跟需求曲线的斜率有关,但是不是完全的线性相关!下图展示的是一个线性需求曲线在不同位置的需求弹性:
类似的,供给价格弹性定义为:
\[price \ elasticity \ of \ supply=\frac{\Delta\% \ in \ quantity \ supplied}{\Delta\% \ change \ in \ price}\]供给价格弹性的一个关键决定因素就是时间,因为企业调整生产业务必定需要时间,如果牵扯到生产线的变动或调整,则需要更长的时间。
Surplus
买家为了某件商品愿意花费的最大价钱称为支付意愿(willingness to pay),若买家以少于支付意愿的数额购买到该商品,则会产生消费者剩余(consumer surplus),其值等于买家少花的钱。同理,卖家生产一件商品需要放弃的东西称为成本(cost),若卖家能以高于成本价卖出该商品,也会产生生产者剩余(producer surplus)。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的总和为总剩余(total surplus),总剩余可用于衡量社会的经济福利(economic well-being)。根据上面的定义,总剩余为:
\[total \ surplus=value \ to \ buyers-cost \ to \ sellers\]自由市场总是会使得总剩余最大。
International Trade
当扩宽视野、考虑国际市场的时候,国内的市场会受到海外的影响。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流通的价格称为国际价格,当国家开放海外市场时,会出现两种情况:国内价格若低于国际价格或者高于国际价格。下图展示的是前者,当国内价格低于国际价格时,国内价格会被抬高,部分商品会以国际价格出口至海外,国内消费者缩减的需求会被海外市场弥补。
相较于未开放的市场,不难发现开放国际市场下的总剩余要更多!在开放的情况下,消费者剩余为$A$,生产者剩余为$B+C+D$,消费者剩余减少了,但是生产者剩余增多了。
相反的,若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,国内价格同样会被压低到国际价格,部分商品以国际价格进口,生产者缩减的供给量有海外市场弥补。这种情况下,消费者剩余增加,生产者剩余减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