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ya Jin's Blog Python and Machine Leaning

The Theory of Consumer Choice

2019-10-22


经济学第一原则:人们面临权衡。从消费者角度而言,因为预算受限,所以在消费商品时一定会要有所取舍。总预算在各商品上的消费能力的关系称为预算约束(budget constraint)。假设有两种商品,$ $10$的披萨和$ $2$的可乐,总预算为$ $1000$,那么预算约束为下图所示,预算约束的斜率称为商品的相对价格(relative price)。

消费者在做消费决策时不仅仅取决于预算约束,还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(preference)。仍假设只有两种商品$A$和$B$,现可提供任意可能的$AB$组合,若某不同的组合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的快乐,那么这些组合就是无差异(indifferent)的,所有无差异商品组合构成的曲线就是无差异曲线(indifferent curve)。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点代表的商品组合对消费者来说是等价的,越高的无差异曲线代表消费者的满意程度越高,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代表消费者在不同商品中做替换的意愿,称为边际替代率(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)。

无差异曲线的四个性质:

  • 更高的曲线是更好的,因为总消费量更多,而消费者总是倾向于消费更多
  • 无差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,因为在同等预算约束下不同商品之间存在权衡
  • 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不相交
  • 无差异曲线是向内凹的碗型曲线,这是由MRS决定的,曲线上不同位置的MRS取决于消费者已有的商品情况,如果消费者有很多$A$但没有$B$,那么他愿意使用很多的$A$去交换$B$,反之亦然;但如果消费者有数量均等的$A$和$B$,那么他只愿意用等价的$A$去交换$B$。

假如两种物品给消费者带来的快乐是完全一样(完全等价)的,那么该两种商品就互为完全替代品(perfect substitutes),如五美分硬币与十美分硬币,消费者在完全替代品中不会有任何的偏好,其无差异曲线为斜率恒等的直线。相反,若两商品只能在一个确定的数值上才能为消费者带来快乐,则该两种商品互为完全互补品(perfect complement),如左鞋与右鞋,只有两者数量相等时才对消费者有价值,其无差异曲线为右直角。

消费者在做消费决策时,是根据预算约束和无差异曲线决定的。上面说到消费者更倾向于更高的曲线,所以在确定的预算下,消费者的最优决策点就位于预算约束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。又因为预算约束的斜率等于$RP$,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商品间的$MRS$,即消费者在做出最优消费决策时,商品在消费者心中的价值等于市场上的价值,$RP=MRS$。

Effect

下面分析影响消费者决策的的因素。

Income

当收入增加时,自然地预算限制也会变高,于是消费者倾向于消费更多。此时预算限制会与更高的无差异曲线相切。

上图分别展示的是两种不同的情况,收入增加导致两种商品的消费都增加;收入的增加导致一种商品的消费减少。在之前的章节中提到过,随收入增加而消费数量增加的商品是正常商品,反之是劣质商品,而这里会出现两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偏好不同。

Price

当某一商品的价格变化时,自然会改变预算限制,预算限制会与新的无差异曲线相切。假设可乐的价格从${$}2$降低到${$}1$,分析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,可以分为两个方面。一是商品价格降低而引起的消费者购买力增强,这相当于变相的增加了消费者的收入,所以消费者会消费更多的商品;另一方面,可乐价格的降低相当于披萨的相对价格升高,所以消费者更愿意用披萨去换取可乐,即消费更多的可乐和更少的披萨。

上图展示的是两种不同效应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。收入效应(income effect)指的是在消费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,某种商品价格的改变引起消费者购买力的改变,造成对商品的需求发生改变;替代效应(sustitution effect)指的是某种商品价格变化而其他商品不变,引起商品间的相对价格变化,消费者倾向于用相对便宜的商品替代相对昂贵的商品。可乐的价格变低导致披萨的相对价格变高,消费者更愿意使用可乐来代替披萨,于是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体现为$A\rightarrow{B}$;又因为消费者购买力增加了,所以消费者会消费更多的商品,体现为$B\rightarrow{C}$。在该例子中,可乐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,所以消费者消费更多的可乐和更少的披萨。

根据价格变化而导致的消费者需求变化,可以推出该商品的需求曲线。

Applications

(待补充,吉芬商品与劣质商品的异同。)


上一篇 Labor Market

Content